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七月下-14期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综合诊断价值分析
《东方药膳》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综合诊断价值分析

彭启亮 段霁书

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40例患者,在其入院后先后给予、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试分析这两种影像学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就准确率而言,为97.5%(39/40),为72.5%(29/40);就图像显示结果而言,可发现门静脉受侵17例,淋巴结肿大10例,肝门部软组织肿块9例,胆管壁浸润3例;而所发现的例数中分别为15例、8例、5例、1例。在准确率和图象显示结果上均优于,统计学有差异( P<0.05)。结论:、均可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医生可用准确率稍低但操作相对简单的作为初诊选择,以操作复杂但准确性高的作为复诊的选择。

【关键词】CT;肝门部胆管癌;MRI;综合诊断;临床价值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肝外胆管癌的50%到75%[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和饮食方式出现的巨大改变,此病在发病率上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肝门部胆管所处解剖位置特殊,有许多脏器组织与其毗邻,因此即使采取手术也很难根治,患者普遍预后较差。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需要对肝门部胆管癌给予全面准确的早期诊断。本文选择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时间收治的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试对比分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甲胎蛋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排除且患有肝硬化或乙型肝炎等肝病的患者,回顾分析本研究所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具体包括:①性别构成: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②年龄分布:最小者45岁,最大者85岁,平均(65.38±11.27)岁;③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8年,平均(5.66±1.27)年;④临床症状、体征:间歇性黄染或黄疸22例,腹部胀痛21例,体重下降11例。

1.2 方法

1.2.1为患者的肝、胆、脾首先作平扫,所用仪器为东软公司生产的128排螺旋机,在平扫完毕后给予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的三期增强扫描,设置仪器参数为:①电压:120kV;②电流:250mA;③螺距:1;层厚:1.25mm。增强扫描所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为非离子型造影剂,用量为80mL,操作者以2.5mL/s的速率为患者高压团注。三期增强扫描时间分别为:20~26s、60~80s、180s。取得容积数据后为其进行图像重建,并对其进行、、处理。

1.2.2为患者的肝、胆、脾做扫描,所用仪器为美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T扫描仪,此型号具有高场强优势。检查前,提前告知患者保持8~12小时的空腹状态。进入检查室后,医护人员为患者取仰卧平躺体位,使其足部可以先行进入线圈内,随后将设置仪器参数为:①:330x380;②矩阵:256x512;③层厚:7mm;④层距因子:20%。扫描范围以膈顶为起始点,下至肝部下端。增强扫描前为患者以2mL/s的速率在肘静脉推注20mL的对比剂,对冠状位和横断面行、等序列的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比和的图象显示结果,统计两种影像学手段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见表1,MRI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诊断准确率为72.5%(29/40),优于,统计学有差异(P<0.05)。

表1 诊断结果的组间对比(n,%)

分组

门静脉受侵

淋巴结肿大

肝门部软组织肿块

胆管壁浸润

诊断准确率

n=40)

17(42.50)

10(25.00)

9(22.50)

3(7.50)

39(97.50)

n=40)

15(37.50)

8(20.00)

5(12.50)

1(2.50)

29(72.50)

3 讨论

作为一种病灶位于肝门部胆管的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不仅可以累及肝门部胆管,患者的左右肝管以及肝总管上端均在其累及范围内。目前,临床尚未了解肝门部胆管癌的详细发病机制,多认为胆管结石或原发性的硬化性胆管炎是其诱发因素。就病理分型而言,肝门胆管癌可以分为浸润型。结节型以及管内型3种,这三种分型会在早期引发腹部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非典型表现,并随着病情发展而使患者出现间歇性黄疸、胆管梗阻或胆汁回流等典型表现。然而,由于黄疸等表现并非早期所有,所以及至症状明显再来就医便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临床需借助、加强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

综合、图像的共同之处:患者的肝管壁通常在双侧肝管交汇处出现不规则的、局限性的肿块,部分患者或为增厚表现,患者的门静脉受到侵袭,肝叶明显萎缩,其肝管有扩张、狭窄或中断表现。对比二者的不同之处:图像中主要为占位性的低密度病灶,肝门部结构有明显的增加表现;而图像中可见独立肿块位于肝门部,胆管有所扩张,胆管壁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序列为低信号,序列为等信号或高信号,瘤体周边的胆管为放射状形态,截断处可发现杯口或鸟嘴样的改变。结合本文中(97.5%)高于(72.5%)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二者相应的图象显示,可以发现在诊断价值上要优于,其原因便在于分辨率更高、扫描序列更多、更全面。当然,考虑到二者的操作难度和运行成本,可为患者先行扫描再作检查。

4 结语: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预后差、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临床需在早期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断,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结果。而、作为两种常用影像学手段,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上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且比更优。

参考文献:

[1] 周鹏.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的综合诊断特点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04(3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