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七月下-14期
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东方药膳》

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绪武

广元市旺苍县檬子乡卫生院 四川 广元 628217

【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发展过快的生活节奏以及人们普遍缺乏足够的训练运动,致使眩晕症状的发生几率得以提升,并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通常对该症进行治疗主要西医药的方法实现,但依据系列的临床研究表明,以单纯西药对眩晕症状治疗病情极易反复其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目前中医学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背景下,以中医辨证及针灸治疗眩晕的研究受到学者的重视。

作为人体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前庭系统与本体感觉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前提,但若人体平衡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的情况下则会产生眩晕的症状,通常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视力模糊与步态障碍等,不仅给予患者心理与生理上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具备复发性强与发病快等特征。而以中医对该症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本文则以中医对眩晕症状治疗的病因与辩证分型,以及治疗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中医学眩晕的发病机制

由于眩晕症状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历代医学家对于该症病因的认识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中依据《内经》中记载眩晕主要是因风致眩,以及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则表明因虚致眩的认识等[1-2]。总之,眩晕极易受到中阳不足、年高体虚与脾运失司等因素的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均会造成中气反虚、蒙蔽清窍等症状后,加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导致气机阻滞与痰湿加重而引起眩晕的状况发生。而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认为,眩晕症状的发生主要受到生活、饮食及患者自身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痰、湿、郁可在该症发病时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关于眩晕发病的机制具有虚实杂陈与复杂多变等特征。

2 中医眩晕的辩证分型

关于对眩晕症状中医的辩证分型发现,风痰上扰证约有70%左右的占比,而阴虚阳亢型与气虚清阳不升型的占比则相对较低[2]。而以肝对眩晕症状进行论治,则通常可分为肝风夹痰、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与肝血亏虚等证型;另以后天之本对眩晕症状的影响进行论治发现,其证型可分为:痰浊阻滞、痰湿中阻上蒙清窍型、浊气上逆型与肝阳上亢型等。由于眩晕症状临床的分型均有不同,以辩证论治与灵活化载的原则论治可充分发挥中医学的优势。而依据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以临床158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中医对眩晕的诊治标准可将其分为风阳上扰型、肝肾阴虚、痰浊上蒙与气血亏虚等证型 [3]

3 中医眩晕的辩证治疗

3.1 经方治疗

关于眩晕的治疗在我国历代医学专著中均有相关的记载,例如《伤寒论?卷第三》与《金匮要略》等[3-4]。其中以苓桂术甘汤联合小柴胡汤对眩晕症状进行加减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另对由脾虚水停与饮邪上犯而引起的眩晕患者,则以苓桂术甘汤联合小半夏汤以及泽泻汤治疗;以及由水寒不藏龙、肾水寒于下与火不归元而导致的眩晕患者,则采用四逆汤联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进行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以丁庆刚[3]文献研究显示,以临床选取的60例眩晕患者,其中对照组以10mg的氟桂利嗪胶囊予以1次/d的剂量治疗,而观察组则有1剂/d的五苓散加味予以每日分早晚两次口服的方法治疗,在经2周的疗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7%。因此,以经方对眩晕患者治疗可有效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3.2 自拟方治疗

在系列研究中,相关中医师依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自拟温阳利水舒经的方法治疗,相较于应用常规西医药利多卡因加葡萄糖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其疗效明显较优。通常自拟方治疗主要是依据中医辨病辩证合理以中药调理的方式实现对眩晕症状治疗,并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3.3 针刺治疗

作为中医特色疗法的一部分,针刺治疗方式具有操作便捷与较小副作用等特点。通常主要选择如百会、脑户与强间等穴为主穴,并选取风池、太阳、印堂与大椎等穴为辅穴运用主穴寻督脉向后平刺的捻转手法在得气后流针;而太阳穴则可采用直刺法,以有明显针感为最佳;而印堂穴主要以向下平刺至鼻根部并以患者有酸胀感为最佳。上述穴位针灸方法则可对患者选取主穴部位以点燃的艾条距离其皮肤2cm进行温和灸,通常以施灸15min后患者有温热感,以及有明显的从头皮深入脑内的舒适感为最佳。针灸治疗均以流针30min,其中间行针一次,以1d/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依据邹惠平,等 [4]文献研究以选取58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辩证论治的方法对不同证型的患者以不同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其有效率可达到95%左右,其中以针灸的方法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其疗效更为显著。因此以针刺方法对该症患者治疗,其较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4 小结

由于眩晕的发病于前庭系统病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常患者入院后均后进行静脉通道,以及维持营养与电解质平衡的治疗。但实际的治疗效果发现,西医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此以中医学对该症进行辩证治疗,以不同的中药方剂或配合针灸等其他方式治疗,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而且其疗效长久以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眩晕患者病因病机复杂性的影响,部分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孤立性眩晕。因此以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不仅可弥补在西医治疗方面的不足,同时其治疗方法较多,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虽然目前以中医学对眩晕症状治疗仍处于临床经验阶段,并缺乏足够的调查研究。而作为主观感觉的一种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并在神经内科诊治期间发生率较小,因此关于眩晕中医证型的系列研究仍然欠缺。对此,关于眩晕中医证型的研究分析具有一定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家宁, 李文涛.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10):112-112.

[2] 王世琪. 中医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3):194-195.

[3] 丁庆刚.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3):44-45.

[4] 邹惠平, 王春. 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15, 31(2):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