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八月上-15期
探究两种内瘘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成功率<br/>与并发症的
《东方药膳》

探究两种内瘘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成功率
与并发症的影响

姚艳萍 程联飞*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分别应用两种内瘘穿刺方法对穿刺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选用区域内瘘穿刺法,B组选用绳梯式内瘘穿刺法,对两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发现,B组总发生率低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区域内瘘穿刺法和绳梯式内瘘穿刺法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发现,两种穿刺方式穿刺成功率相近,但绳梯式内瘘穿刺法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区域内瘘穿刺法;绳梯式内瘘穿刺法;血液透析;穿刺成功;并发症

前言

血液透析是临床用于终末期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目前临床首选血管通路方式为建立动静脉内瘘,其属于长期性血管通路,具有再循环、血流量充足及可重复穿刺的优势,且可降低患者感染几率,使得患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1-2]。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穿刺方式有区域内瘘穿刺法和绳梯式内瘘穿刺法,基于此,本文就这两种内瘘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年龄最大64岁,平均(49.61±3.28)岁。B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18岁,年龄最大65岁,平均(49.63±3.30)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16G内瘘穿刺针进行穿刺,A组应用区域内瘘穿刺法进行穿刺,穿刺点选取在患者内瘘口以上3厘米左右位置,选取患者高充盈度和弹性良好的血管进行穿刺,穿刺固定在一个区域反复穿刺固定导管;B组应用绳梯式内瘘穿刺法进行穿刺,先对患者的瘘管壁厚度、瘘管走向、瘘管深浅度及瘘管侧支血管形成情况进行评估,选取5个穿刺点并进行标记,5个穿刺点排列方式呈绳梯状,每次穿刺点间隔在1厘米以上,并将吻合口3厘米位置作为动脉穿刺点,然后沿着患者内瘘走向交替穿刺,进针角度控制在30至40度,按从上到下交替穿刺点,交替一轮后再经第一个穿刺点循环穿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若其一次性成功则为穿刺成功,若需要两次及以上才可穿刺成功则为失败。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其发生例数统计,计算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

通过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两组穿刺率相近,组间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例(%)]

组别

例数

穿刺成功

穿刺失败

A组

25

23(92.00)

2(8.00)

B组

25

25(100.00)

0(0.00)

x2

-

2.08

2.08

P

-

0.14

0.14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B组总发生率低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区域内瘘穿刺法和绳梯式内瘘穿刺法两种穿刺方式的穿刺成功率差异不显著,A、B两组穿刺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种穿刺方式均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区域内瘘穿刺法是一种在患者高充盈度和弹性良好的动静脉选取一个固定的区域进行反复的穿刺,穿刺方式操作方式较简易[3]。绳梯式内瘘穿刺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穿刺方式,其需要对患者瘘管和血管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在选定5个穿刺点,且穿刺点需保持绳梯状,可5个穿刺点交替循环 [4]。本次研究该对两种穿刺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发现,区域内瘘穿刺法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绳梯式内瘘穿刺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内瘘穿刺法容易造成患者血管壁损伤,长期穿刺可使得患者的血管弹性降低,从而导致出现局内瘘闭塞、内瘘血栓、皮下血肿及动脉瘤等并发症[5]。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比较区域内瘘穿刺法和绳梯式内瘘穿刺法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发现,两种穿刺方式穿刺成功率相近,但绳梯式内瘘穿刺法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推广应用。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组别

例数

内瘘闭塞

内瘘血栓

皮下血肿

动脉瘤

总发生率

A组

25

2(8.00)

1(4.00)

2(8.00)

1(4.00)

6(24.00)

B组

25

0(0.00)

0(0.00)

1(4.00)

0(0.00)

1(4.00)

x2

-

2.08

1.02

0.35

1.02

4.15

P

-

0.14

0.31

0.55

0.31

0.04

参考文献:

[1] 虞飞儿.两种内瘘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10):1324-1325.

[2] 赖碧红,金惠敏,叶水英,等.两种穿刺方法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10):922-923.

[3] 刘晓敏.两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1):3635-3636.

[4] 常天颖,王芳杰,单岩.两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9):788-792.

[5] 王嘉兴,赵文燕,李伟.不同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2):267-269.